期刊简介
本刊是专业学术性期刊。以交流推广肾脏病学、透析及肾移植方面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推动我国肾脏病学的发展为己任。设有述评、论著、学术快讯、论著摘要、基础医学、医学继续教育、肾脏病基础与临床、血液净化、肾脏移植、肾活检、实验室方法、学术争鸣等栏目。本刊为科技期刊统计源、核心期刊,为各种数据库和检索期刊收为信息源。为业内专业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重点阅读刊物。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金陵医院肾脏病研究所
出版部门: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98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425/R
邮发代号: 28-237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江苏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金陵医院肾脏病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298X
- 国内刊号:32-142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慢性肾脏疾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的经验
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可以延缓糖尿病肾病及其它慢性肾脏病的进展,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ACⅡ或ARB能更大限度地保护肾功能,这一点已成共识.......
作者:余学清 刊期: 2003- 01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与肾脏病的治疗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的临床应用是近10年来肾脏病药物治疗中重要的进展之一.鉴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人体的病理生理作用可以归纳为血流动力学与非血流动力学二大类.......
作者:黎磊石;刘志红 刊期: 2003- 01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老药新用途
促红细胞成生素(erythropoietin,EPO)是-种糖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EPOR)结合可促进红系祖细胞的产生、分化和成熟.目前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humanerythropoietin,rHuEPO)广泛用于治疗肾性贫血.......
作者:谢红浪;姚小丹 刊期: 2003- 01
-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与肾脏疾病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s,PPARs)是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属于Ⅱ型核受体超家族成员[1].......
作者:王伟铭;陈楠 刊期: 2003- 01
-
微小病变型肾病免疫发病机制进展
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minimalchangenephropathy,MCN)是儿童原发肾病综合征中常见的病理类型,病因不明.......
作者:解元元;李永柏 刊期: 2003- 01
-
蛋白尿损害肾脏的机制及其干预措施
蛋白尿是肾小球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过去一直认为蛋白尿仅仅反映肾小球损伤,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由肾小球滤过的蛋白质可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并与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1~2].......
作者:牛建英;胡伟新 刊期: 2003- 01
-
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在肾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抗原呈递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号交换是启动和维持免疫反应的关键.T细胞的完全活化除需CD3-TCR/MHC-Ag提供的抗原特异性信号外,还需共刺激分子提供辅助信号即共刺激信号.......
作者:周广臣;唐政 刊期: 2003- 01
-
高容量血液滤过
高容量血液滤过(highvolumehemofiltration,HVHF)是在标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通过增加置换液输入量进一步提高对大中分子溶质的对流清除.......
作者:陶静;季大玺 刊期: 2003- 01
-
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sCD23的影响
尿毒症患者常伴有免疫功能紊乱[1].血液透析(HD)不仅不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而且一些相关因素如透析膜生物不相容性等也可介导免疫功能障碍,并导致一系列急、慢性炎症反应[2].......
作者:王文;王汉民;李振江 刊期: 2003- 01
-
高浓度葡萄糖诱导人腹膜间皮细胞凋亡
实验小鼠腹膜透析(PD)时,非生理性透析液,尤其是高浓度葡萄糖可损伤腹膜表层的间皮细胞,并引起小鼠死亡增多[1],但对于高浓度葡萄糖引起腹膜间皮细胞损伤的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作者:邵维斌;钱家麒 刊期: 2003- 01
动态资讯
- 1 前列腺素E2受体1亚型在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小鼠系膜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 2 乙肝病毒携带者拉米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治疗的临床观察
- 3 血浆滤过吸附透析:一种新的血液净化技术
- 4 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下降速率及影响因素
- 5 霉酚酸酯及地塞米松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 6 中国Alport综合征表型和基因型特征
- 7 动静脉内瘘超声参数与内瘘功能不良的相关性研究
- 8 休克复苏时应用晶体液还是胶体液?
- 9 免疫吸附治疗ANCA相关血管炎的初步观察
- 10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 11 二氢硫辛酸琥珀酰转移酶在小鼠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
- 12 Fabry病及其酶替代疗法
- 13 去甲斑蝥素抑制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分化的实验研究
- 14 肥胖相关性肾病的发病机制
- 15 迟发狼疮性肾炎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 16 糖尿病肾病肾组织胰淀素沉积及其致病意义
- 17 双重血浆置换治疗中血清致病抗体清除效率与疗效的关系
- 18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与肾脏疾病
- 19 肾移植术后常见的复发性肾小球疾病(一)
- 20 初发糖尿病大鼠肾小球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的研究